2006年福建省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生物学科试卷评价报告
为贯彻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各项文件的精神,在去年命题的基础上,各设区市对生物学科学业考试命题继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更好的经验。为了比较客观地反映各设区市的命题及考试情况,使生物学科的学业考试向着更有利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发展,提高义务教育和高中的生物教学质量,我们对各设区市2006年的生物学科初中八年级学业考试试卷及厦门初中七年级学业考试试卷进行评估。
一、各设区市试卷的基本情况
1.各卷考试形式、时间、题量、分值、难度值等情况的差异见表1。
表1:试卷宏观差异比较表
项目
试卷 |
考试
性质 |
考试
时间 |
考试
形式 |
题量 |
总
分 |
平均分 |
难度值 |
及格率
(%) |
阅读量 |
文字量 |
图 |
福州卷 |
毕业、
升学 |
60
分钟 |
闭卷 |
43 |
100 |
80.08 |
0.8 |
80.3 |
约4800字 |
8幅 |
南平卷 |
毕业、
升学 |
60
分钟 |
闭卷 |
42 |
100 |
68.36* |
0.68* |
75.38* |
约3700字 |
4幅 |
漳州卷 |
毕业、
升学 |
60
分钟 |
闭卷 |
36 |
100 |
|
|
|
约3300字 |
4幅 |
龙岩卷 |
毕业、
升学 |
60
分钟 |
闭卷 |
41 |
100 |
69.64* |
0.70* |
70.83* |
约4000字 |
11幅 |
宁德卷 |
毕业、
升学 |
60
分钟 |
闭卷 |
31 |
100 |
|
|
|
约3600字 |
5幅 |
泉州卷 |
毕业、
升学 |
60
分钟 |
闭卷 |
51 |
100 |
81.1 |
0.81 |
84.1 |
约4500字 |
3幅 |
莆田卷 |
毕业、
升学 |
40
分钟 |
闭卷 |
28 |
100 |
77.82 |
0.78 |
82.79 |
约3600字 |
3幅 |
三明卷 |
毕业、
升学 |
60
分钟 |
闭卷 |
37 |
100 |
75.65 |
0.76 |
80 |
约4000字 |
7幅 |
厦门卷 |
七年级 |
毕业、
升学 |
60
分钟 |
闭卷 |
38 |
80 |
|
|
|
约3400字 |
5幅 |
八年级 |
毕业、
升学 |
60
分钟 |
闭卷 |
44 |
80 |
|
|
93.44* |
约3900字 |
1幅 |
说明:(1)厦门卷分七年级和八年级两种,分年级考试,另各有20分的“活动试题”的分值不包括在内。表中数据均不包括每种卷的附加试题(即“聪明题”)的分值。
(2)表中有“*”的,为部分抽样统计的数据。
(3)表中的空缺系未能获得有关方面的数据。
(4)泉州各市、县的平均分与及格率如下:
|
市区 |
晋江 |
石狮 |
南安 |
惠安 |
泉港 |
永春 |
安溪 |
德化 |
平均分 |
85.24 |
86.6 |
78 |
80.76 |
81.72 |
78.18 |
80.93 |
75.82 |
77.6 |
及格率 |
88.29 |
89 |
81.9 |
86.8 |
84.7 |
80.65 |
82.37 |
76.93 |
79.8 |
2.各卷所使用题型的差别见表2。
表2:题型分布表(分值)
题型
试卷 |
选择题 |
非选择题 |
(不分) |
填空题 |
连线题 |
识图作答题 |
分析
说明题 |
简答题 |
聪明题 |
福州卷 |
50 |
50 |
|
|
|
|
|
|
南平卷 |
50 |
|
19 |
4 |
18 |
9 |
|
|
漳州卷 |
50 |
50 |
|
|
|
|
|
|
龙岩卷 |
50 |
50 |
|
|
|
|
|
|
宁德卷 |
50 |
50 |
|
|
|
|
|
|
泉州卷 |
40 |
60 |
|
|
|
|
|
|
莆田卷 |
60 |
40 |
|
|
|
|
|
|
三明卷 |
50 |
50 |
|
|
|
|
|
|
厦门卷 |
七年级 |
25 |
|
|
|
|
20 |
35 |
10 |
八年级 |
30 |
|
|
|
|
20 |
30 |
10 |
3.各卷知识覆盖面的差异情况见表3。
表3:《生物课程标准》各主题知识分布表(分值)
主题
试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福州卷 |
7 |
6 |
5 |
6 |
21 |
3 |
17 |
21 |
4 |
10 |
南平卷 |
13 |
11 |
7 |
8 |
13 |
6 |
15 |
12 |
4 |
13 |
漳州卷 |
5 |
4 |
12 |
11 |
17 |
6 |
22 |
15 |
2 |
6 |
龙岩卷 |
6 |
11 |
3 |
17 |
15 |
11 |
16 |
6 |
4 |
7 |
宁德卷 |
9 |
16 |
8 |
4 |
8 |
6 |
14 |
14 |
0 |
21 |
泉州卷 |
6 |
5 |
15 |
10 |
35 |
4 |
6 |
10 |
4 |
5 |
莆田卷 |
6 |
14 |
8 |
14 |
12 |
7 |
13 |
17 |
3 |
6 |
三明卷 |
10 |
9 |
8 |
8 |
16 |
8 |
14 |
12 |
4 |
11 |
厦门卷 |
七年级 |
6 |
6 |
5 |
5 |
49 |
0 |
4 |
3 |
0 |
2 |
八年级 |
5 |
0 |
6 |
0 |
0 |
6 |
20 |
25 |
5 |
13 |
表中的统计说明,各试卷尽管对《生物课程标准》各主题的考察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均注意对其中重点知识的考查。厦门卷出现主题知识空缺的原因,是由于不同主题的知识内容分布于不同年级的教材中。
二、试卷的主要特点
1.总体上看,基本能够按照省厅颁布的《2006年生物学科学业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命题,反映义务教育的性质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利于稳定教学秩序,深化教师、学生和家长对课程改革的认识。
2.以立足基础知识,突出重要和主要的知识,注重能力和方法,敢于创新作为命题的指导思想,对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生物教学的质量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3.注意联系学生生活以及生产、社会和生物科学研究的实际问题进行组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科学,同时,明确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在应用知识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例1:福州卷第3题; 例2:龙岩卷第24题:
例3:漳州卷第6题: 例4:南平卷第36题;
例5:宁德卷第2题; 例6:泉州卷第20题;
例7:莆田卷第3题: 例8:三明卷第19题;
例9:厦门卷(七年级)第29题;厦门卷(八年级)第35题。
4.重视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10:福州卷第43题; 例11:龙岩卷第40题;
例12:漳州卷第36题; 例13:南平卷第42题;
例14:宁德卷第30题; 例15:泉州卷第49题;
例16:莆田卷第28题; 例17:三明卷第37题;
例18:厦门卷(七年级)第37题;厦门卷(八年级)第41题。
5.注意设置开放性试题,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
例19:福州卷第42题; 例20:漳州卷第35题;
例21:南平卷第35题; 例22:宁德卷第26题;
例23:泉州卷第51 题; 例24:莆田卷第25题;
例25:龙岩卷第41题; 例26:三明卷第29题;
例27:厦门卷(七年级)第36题;厦门卷(八年级)第44题。
6.注意考查学生利用生物实验仪器操作的能力、认识和利用图表和数据的能力、收集和利用课内外资料和信息的能力和方法,体现生物学科的特点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例28:龙岩卷第8题; 例29:漳州卷第35题;
例30:南平卷第37题; 例31:宁德卷第27题;
例32:泉州卷第 48 题; 例33:莆田卷第12题;
例34:三明卷第36题; 例35:福州卷第13题;
例36:厦门卷(七年级)第31题;厦门卷(八年级)第42题。
7.注意对生物学科的基本观点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国家,树立责任感,热爱祖国、家乡和大自然,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态度等。
例37:龙岩卷第23题; 例38:漳州卷第10题;
例39:南平卷第18题; 例40:宁德卷第30题;
例41:泉州卷第10 题; 例42:莆田卷第3题;
例43:三明卷第17题; 例44:福州卷第41题;
例45:厦门卷(七年级)第24题;厦门卷(八年级)第37题;
8.注意试题和试卷的人性化处理,给以激励和提醒,使学生有亲切感,有利于学生正常应试心理的形成,提高考试的通过率。
例46:龙岩卷第39题;试卷还在否定选择题题干的相关词语上加着重号,以提醒考生。
例47:漳州卷第29题;试卷还在卷头设计有小图标,上面写有“坚信自己行”;在选择题所在的页末设计有小图标,上面写有“你涂卡了吗”,在卷末也设计有小图标,写有“请再检查一遍”等;在否定选择题的题干相关词语上加着重号,以提醒考生。
例48:南平卷第20题;试卷还在否定选择题题干的相关词语上加着重号,以提醒考生。
例49:宁德卷第27题;试卷还在卷头的注意点处设计小图标,并在注意第2点的“选择题答案”处加了着重号,在否定选择题题干的相关词语上加着重号,以提醒考生。
例50:泉州卷第47题;试卷还在否定选择题题干的相关词语上加着重号,以提醒 考生。
例51:莆田卷第8题。
例52:三明卷第32题;试卷还在否定选择题题干的相关词语上加着重号以提醒考生。
例53:厦门卷(七年级)第4题;在试卷正题的末尾写有“如果完成以上的题目,你就完成了答卷。如果你再答对了下面的聪明题,就能为自己赢得加分的鼓励,试一试吧”予以激励。厦门卷(八年级)第12题;试卷的卷头写着“亲爱的同学,我们的生物课内容越来越精彩,您的生物学知识越来越丰富了。试着考一考,相信自己,您一定很棒!请您仔细阅读题目,认真审题,镇定作答,在60分钟内完成”,卷末有大号字写上“做完题目,请仔细检查”等。
例54:福州卷第28题,以及在卷头设计有小图标,旁边写有“同学们,开始答题了,相信自己,你能行”;在选择题的大题末,设计有小图标,上面写有“你涂卡了吗”,在卷末也设计有小图标,写有“一定要把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哦”;在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在题干相关词语上加着重号,对绘图的要求用黑体字表示等,以提醒考生。
9.适当关注学科之间的渗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所有试卷普遍应用图形、表格和数学上的曲线等考察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这是各学科共通的。
此外,有的试卷还引用诗句等作为题目的素材,如:
例55:漳州卷第1题; 例56:莆田卷第27题。
10.实验考核题能够鉴别学生是否真正做过实验,有利于纠正目前有的学校不开设实验课,由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的不良状况。
例57:莆田卷第1题; 例58:宁德卷第31题;
例59:厦门卷(七年级)第10题;
例60:南平卷第39题; 例61:龙岩卷第1题;
例62:泉州卷第41题; 例63:漳州卷第26题;
例64:三明卷第33题。
11.今年是我省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生物学科组织的第二次学业考试命题,各设区市的试卷总体质量优良,比去年有所提高,去年存在的试卷技术层面的问题得以解决,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
三、若干有待商榷的问题
鉴于我省教学的实际情况,省厅颁布的《考纲》对《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范围作了削减,对某些内容的要求水平作了下调。今年试卷的难度各地有差别,但有的试卷个别试题仍按《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命制,忽略了《考纲》作出的削减和下调的要求,致使题目的难度或考试范围超出《考纲》的要求。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今年的试卷中仍然有若干问题有待商榷,
1.某些试题超出《考纲》的考试范围。
例65:泉州卷第21题等;
例66:厦门卷(七年级)第16题等;厦门卷(八年级)第9题等;
例67:漳州卷第25题; 例68:南平卷第32题;
例69:莆田卷第12题 例70:宁德卷第31题的(3)。
2.个别试题的难度偏大。
例71:龙岩卷第33题等; 例72:莆田卷第25题。
3.个别试题不够规范。
例73:漳州卷第29题,该题利用“歇后语”来考查学生相关的生物知识,本意很好,但由于题目未能对“歇后语”的含义做出生物学意义上的严格界定,存在理解上的歧义问题。
例74:莆田卷第18题,该题的选择项有歧义,答案考查的不是生物。
4.有的试题答案或评分标准存在问题。
例75:三明卷第33题(1)答案有误;
例76:漳州卷第6题,该选择题使用了“你认为较为合理的是”这样的问法,容易导致答案的非惟一性。
例77:福州卷第43题的(4),该小题画图的评分标准在操作上有一定困难。
四、对今后命题和教学的一些建议
(一)命题方面的建议
1.希望进一步体现新课程的改革理念,更全面地体现《全日制生物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更好地反映省厅制订的《生物学科学业考试大纲》的要求。
2.希望加强试题的多样化和适当开放性,同时注意评分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
3.希望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不要流于知识性和形式化,应当注意考查过程和方法中所隐含的生物学科素养方面的内容。
4.希望不要刻意追求学科的知识渗透,应当关注学科之间思想、方法、技能与相关能力上的渗透,促使学生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
5.希望加强试题表述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保证设置的问题科学、合理、严谨、明确,避免题意或答案出现歧义,造成不必要的答题困难。
6.希望强化插图在试题中的作用,版式、图示等要准确、规范、明示,美观。
7.希望坚持这两年各地试卷中尽量使用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利用学生了解的有关社会、生产和科学研究方面与生物学相关的事例作为试题的素材的正确方向,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8.希望研究试卷的适宜阅读量,尽可能降低试卷的文字量,以留给学生更多的解答思考时间,有利于学生的发挥。
9.建议各地象三明、莆田、厦门(八年级卷)一样,对学生答案中生物专业名词、术语的错别字予以适当的处理,以利于警醒日常教学,促进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尽量减少目前我省高考中普遍存在的因为答案写错别字(特别是生物专业名词、术语)而失分的痛心情况。
10.鉴于目前显微镜技术的改进,成像情况和操作情况有多种,我省部分学校使用的显微镜与教材所述不相同,建议今后设计关于显微镜的试题时应界定明确,应考虑本地的具体情况,不要搞一刀切的答案。
(二)教学方面的建议
1.希望生物教师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落实《全日制生物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2.注意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和事例,关心国家、社会发展过程中涉及的生物学问题,愿意了解生物科学发展的习惯。
3.注意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方式,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地表达自己对生物学问题的看法。
4.应该特别注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能忽视,基础应当夯实。在教学中必须采用切合实际的办法,解决目前新课程教材过分弱化知识结构的不利因素带来的问题。
5.让学生参与实践非常重要,应当努力创造条件完成必须做的实验、调查和探究等。